認識非洲豬瘟 African Swine Fever (ASF)
什麼是非洲豬瘟?
▶ 為一種 DNA 病毒。
▶ 屬我國甲類動物傳染病(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列為應通報疾病)。
▶ 造成家豬及野豬的急性、惡性傳染病,所有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能感染。
▶ 無藥物或疫苗可供治療及預防,感染豬隻需撲殺,對產業威脅非常嚴重。
公共衛生
▶ 本病非人畜共通傳染病,不會感染人。
病毒特性
▶ 抗酸鹼能力強,可存活於酸鹼值4-13。
▶ 存活:冷藏豬肉100天、冷凍豬肉1,000天、豬舍30日、糞便室溫下
11 天、火腿 140 天。
臨床症狀
▶ 潛伏期:5天-19 天
▶ 非洲豬瘟病毒強毒株感染,特徵高燒、食慾不振、皮膚及內臟出血,平 均大約在2至10天内死亡,且死亡率可達100%。
▶ 其他臨床症狀包括食慾不振、抑鬱、耳朵、腹部、腿部皮膚發紅、呼吸 窘迫、嘔吐、鼻子或直腸出血、腹瀉、血便及流產。
▶ 非洲豬瘟豬病毒中間或弱毒株感染,死亡率約在30%至70%之間。 慢性感染的症狀體重減輕、間歇性發熱、呼吸症狀、皮膚潰瘍及關節炎、 精神沈鬱及身上沾滿血液。
解剖病變
▶ 脾臟腫大變脆深紅色到黑色。
▶ 淋巴結腫大出血壞死。
▶ 腎皮質出血點或出血斑、全身漿膜面出血。
▶ 超急性死亡豬隻可能不會看到典型病變。
傳播途徑
▶ 直接或間接受病毒感染豬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而感染。 受病毒感染蜱蟲叮咬而感染。
▶ 吃入含有受病毒污染的豬肉或豬肉產品而感染。
▶ 受病毒污染的人員、車輛、物品或器材而感染。
診斷
▶ 臨床症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
▶ 確診需進一步進行實驗室診斷
類症臨別
▶ 豬瘟、豬丹毒、豬繁殖與呼吸道綜合症(PRRS)、沙門氏菌、巴氏桿菌、 鏈球菌感染症、鉤端螺旋體病、豬皮膚炎腎病症候群(PDNS)、離乳後 多系統消耗性症候群(PMWS)、雙香豆素中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