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革熱病媒蚊指數代表登革熱病媒蚊之密度,有住宅指數、容器指數、布氏指數及成蟲指數。前三種指數代表登革熱病媒蚊幼蟲期(含蛹)之多寡,而後一種指數代表登革熱病媒蚊成蚊之密度。此四種指數之定義及計算方法如下:
住宅指數:調查100戶住宅,發現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戶數之百分比。
計算方法:陽性戶數/調查戶數 × 100 %
例如:調查50戶住宅,發現其中10戶有斑蚊幼蟲孳生,則斑蚊住宅指數為20%,4級(見附表)。
容器指數:調查100個容器,發現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容器之百分比。
計算方法:陽性容器數/調查容器數 × 100 %
例如:有3人至大安森林公園調查,發現積水容器50個,其中有白線斑蚊幼蟲孳生的陽性容器10個,則斑蚊容器指數為20%,5級(見附表)。
布氏指數:調查100戶住宅,發現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陽性容器數。
計算方法:陽性容器數/調查戶數 × 100
例如:調查50戶住宅,發現有斑蚊幼蟲孳生之容器數為10個,則斑蚊布氏指數為20,4級(見附表)。
成蟲指數:每一戶住宅平均登革熱病媒蚊雌性成蟲數。
計算方法:雌性成蟲數/調查戶數
例如:調查50戶住宅,總共發現10隻斑蚊雌蟲,則斑蚊成蟲指數為0.2。
附表
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各種指數與級數相關表
等級 | 1 | 2 | 3 | 4 | 5 | 6 | 7 | 8 | 9 |
住宅指數% | 1-3 | 4-7 | 8-17 | 18-28 | 29-37 | 37-49 | 50-59 | 60-76 | >=77 |
容器指數% | 1-2 | 3-5 | 6-9 | 10-14 | 15-20 | 21-27 | 28-31 | 32-40 | >=41 |
布氏指數 | 1-4 | 5-9 | 10-19 | 20-34 | 35-49 | 50-74 | 75-99 | 100-199 | >=200 |